
- 成员数 10
- 话题数 405
- 回帖数 540
工作室介绍:
郑州市第八中学校长工作室成立的目的,是要探索建立一套发现、培养学校后备领军人才以及优秀管理干部的新机制;培养一批理解教育、研究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的高水平校长;形成一支胸怀教育理想,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较强的研究和管理能力、鲜明办学风格的优秀中学校长队伍;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所在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
- Re:
管理的“君子之道”
-
mengguangming
12-08 18:18
- Re:
开启校园融媒体时代
-
xuliuming
12-08 14:59
- Re:
“汉语桥——坦桑尼亚教育代表团”走进郑州学校,对中国传统文化连连称赞
-
xuliuming
12-08 14:58
- Re:
让作业训练发挥最大的学习效用
-
xuliuming
12-08 14:52
- Re:
论校园文化“有容乃大”与校园管理
-
xuliuming
12-08 14:50
初中 -
郑州市第八中学校长工作室
-
一、敬畏课堂
陈寅恪先生的学生胡守为到陈宅听先生上课,来到陈先生家时,先生正在一楼工作,胡守为进门后,陈先生挪步到楼上,下楼时,胡守为看到先生郑重地换上一袭长袍。胡守为感慨不已:“这就是为人师表啊!”
钱理群先生在母校南师附中给高中生讲鲁迅,他告诉我,上第一节课时,后背都紧张得出汗了。钱先生又补充道:我每次给新的班级上课,都很紧张。
敬畏:敬重而畏惧
1.神圣性、神秘性 — 信仰心、使命感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 - 雅斯贝尔斯
教育可以不断地进步,后一代都比前一代强一步,达于人类之完成;因为教育是完成人类本性的大秘密。 - 康德
一个人对于宇宙人生,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 - 爱因斯坦
所谓敬畏…… 就是发现世界不过是上帝的影子。 - 海舍尔
上帝就是规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依据、标准和尺度,哲学本体意义上的观念构成了心中的上帝,上帝不是一种对象化的存在,而是一种观念。 - 孙正聿
头上三尺有神明
使命:天职、召唤
敬重源于信仰
荷兰学者FredA·J·Ko - rthagen“好教师”的模型:使命、认同、信念、能力、行为、环境。
2.复杂性、实践性 — 全身心投入、自我反思
教育艺术是一切人类艺术中最困难和最重要的一种。 - 杜威
历史性:双向认同(个人 - 历史文化)
综合性:跨学科
实践性:可能犯错
发展性:螺旋式上升
我对《红楼梦》充满敬畏,为电影《红楼梦》创作音乐,是八辈子才碰上的事,我惟有全身心投入……王立平
成长 = 经验 + 反思 - 波斯纳
二、蹲下我们的身子
有一个女记者某天有了闲暇,就带自己的女儿去逛街,街道旁边商场的橱窗里琳琅满目,这位女记者越走越兴奋,不料,她的女儿不肯走了,孩子哭着闹着要回家。这位女士好生烦恼。这时,孩子的鞋带松开了,女记者就蹲下来给女儿系鞋带。当她蹲下来时,她明白了女儿哭闹的原因。原来,从孩子的高度看过来,大街上是一片腿的森林。
1.坚定地站在孩子一边!
我(尼尔)正在为学校漆门,罗伯特走过来往门上扔泥巴,如果他来过一段时间,我就会认真教育他,如果他刚从一个管理严厉的学校转来,我就会和他一起往门上扔泥巴,因为解放罗伯特远比漆门重要。
2.充分理解童年的意义。
如同树木一样,那最初的年月被记录在年轮最核心处。 - 刘晓东
在一个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个灵魂在朝着某种形态生成。 - 周国平
4.重视游戏精神
游戏精神:主动、体验、自由、合作、兴趣性、想象力、创造性
对于教学对话的形成、教学节奏的优化、主动的参与性、想象力的激活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5.想象童年,回归童年
一个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悦吗?他自己不应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段上把自己真实地再现出来吗? - 马克思
三、源自我们的心灵
就像任何真实的人类活动一样,教学不论好坏都发自内心世界。我把我的灵魂状态、我的学科,以及我的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学生心灵上,我在教室里体验到的纠缠不清只不过是折射了我内心生活中的交错盘绕。从这个角度说,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 - 帕克·帕尔默
1.认识自我:通达内部景观(智能、情感、精神)
2.认识学生:倾听甚至尚未发出的声音(真实、自信)
3.认识学科:在个人意义上出神入化地理解学科(通体透明、形神兼备)
四、洗课
二三十年前,我奉命带几位年青教师,一个基本的功课就是洗课,我要求他们拿出自己的备课笔记,先讨论哪些不应该教,哪些可以不教。我至今仍然记得,一洗课,其中的一位女教师眼泪就下来了,因为她备的课被洗得所剩无几了。
1.洗去过高的目标 基于标准
2.洗去过杂的内容 核心素养
3.洗去过偏的走向 教学主脉
4.洗去过花的形式 策略匹配
5.洗去过虚的议论 评价回归
五、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
伦敦奥运会点火仪式设计者汤马斯·海瑟尉,曾设计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馆,除了不得不遵循建筑学力学外,一切都被颠覆,媒体评价“这已经不再是‘应有的’展馆,也不是巧妙地设计和装饰过的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展馆和展品已经不同寻常地浑然一体了。”
在他看来,奥运火炬不是一个单纯的物体,而是一个“瞬间”、“事件”,火炬台就是这个事件的载体。他追求的是纯粹精神,首先解放了自己,于是他获得无边无际的思考,获得自由自在的夜空。
1.打开体制之门 教给谁、谁来教
2.打开目的之门 为什么教
3.打开资源之门 教什么
4.打开结构之门 怎样教
5.打开预设之门 怎样教
6.打开评价之门 教得怎样
六、演奏爵士乐
早期黑人音乐多不看谱,边听边学,并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其中。他们在和声框架与旋律框架的基础之上,根据观众情绪和自己感受适当地进行意想不到的变化和节奏,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新的创造。
[布鲁斯亦称“蓝调”,由19世纪黑奴创造发展而来。它的旋律多用切分节奏,并时常用“布鲁音”,即音阶中第三、七级音在演唱时要降低些,以造成一种游离而音不准的效果。拉格泰最早是即兴演奏型的音乐,是一种多切分节奏的舞蹈音乐。在音乐节奏中,切分音是一种不稳定的节奏,由于把音符切分而使重音移位,使人们不自觉地随着它的节奏晃动摇摆起来]
1.生成性预设
尽可能多地对可能的情境进行假设,以最大可能适应教学情境的变化;以生成性教学的观点指导预设,让预设后教学充满生成性。
2.教学机智:一种素质而非事件
甘地在上火车时,一只草鞋掉下火车,火车晃荡着已经启动了,甘地随即脱下另一鞋扔下去,他让捡到的人得到一双草鞋。
在这里,他把个人损失的情境转化为他人获得的情境,这首先是素质。
3.在动态生成中相互映照
一堂好课有不可操纵性,它在进行中自我定位,自动选择脉络走向,参与者互相映照,在诗意这种人自身很原初的感知面前,谁也不是老师。 - 王小妮
七、点亮思想的火把
人是有思想的芦苇。 - 帕斯卡尔
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殊的关系。 - 怀特海
1.提供思维的机会
表里之间
练思之间
统个之间
2.引导自由地思想
素质教育的核心
3.基于问题的学习
杜威“思维五步”:情境 问题 假设 推理检验
教学三步: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反思
4.掌握思维方式:逻辑与推理
直觉与洞察
5.优化思维品质
逻辑性:揭示作者的思维轨迹、认识课文包含的思维法则、理解性表达遵循思维规律
深刻性:感情的深刻度、事物的本质性、主题的深刻性、性格的复杂性
6.让思维向四面八方打开
思维的多向性、思维的延续性、思维的批判性
八、大鱼带小鱼
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 梅贻琦
1.示范引导
2.体验、探究
3.支持指导
4.合作
5.个别化辅导
6.学生对老师的积极影响(后喻文化)
九、走向有规则的自由
梅兰芳先生在莫斯科表演京剧《洛神赋》,一位苏联老大娘连续看了九场,第九个晚上表演结束时,这位老大娘找到后台,请教梅先生:您每次的水袖都舞得出神入化,但又都不一样,为什么?在一旁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道:“大娘,梅先生的表演是有规则的自由啊!”
1.规则:人的成长和发展的规律
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
学科的特质
语文:母语:综合性、实践性
汉语:形象性、诗性(散点透视、图式辅陈)
人文学科:主客观融合
教学:活动性、经验性
2.自由: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
形成教学个性
风格的追求
超越自我、突破自我
3.风格的形成
时代的烙印 思想 、技术、审美前沿
风土的滋味 湿 水 蘇
心灵的音乐 真诚 和谐 辉煌
十、编织天职图景
天职图景:“是你深层愉悦与外部世界的深层渴望相遇交融的圣地。” - 比克纳
1.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马克思)
2.教师的美学角色(主体、客体、中介)
3.审美对象是灿烂的感性
4.学习的充实感、升华感
5.润泽感
课堂是诗意的、审美的人间天堂,知识不是在书本里,而是在你和我的眼神里,目标不是在计划里, 而是在你和我的距离里 ……
6.美是生活
面向生活
还原生活
参与生活
诗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