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员数 7
- 话题数 1401
- 回帖数 1420
工作室介绍:
金水一中校长工作室在第二周期(2015—2017)建设实践工作中,通过课题研究、专题研讨、读书活动、合作交流、考察学习等形式,对学校管理干部的专业成长起了特殊的孵化作用。在顺利完成第二周期的各项工作之后,2019年我们总结经验再出发,成功申报了第三周期郑州市校长工作室。<br/><br/>
在金水区教体局的参与下从我区中学副校长中遴选出5位副校长参加本周期校长工作室。分别是:金水区第一中学副书记李连忠,郑州市第七十一中学副校长曹军,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副校长孙晓军,郑州龙门实验学校副校长刘忠和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副校长袁惠玲。<br/><br/>
这一周期,工作室制定了新的工作目标,推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学为指导,以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作用和工作室成员间的团结合作,借助工作室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集合校长工作室团队的智慧,开展学校特色化管理的研究,提升工作室成员的办学能力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提升全体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的管理效益和育人质量。
- Re:
看见成长 不负芳华——郑州市金水区第一中学青年教师成长汇报会
-
13592619677
04-15 09:57
- Re:
春分到,蛋儿俏
-
13592619677
04-15 09:55
- Re:
听风听雨过清明
-
13592619677
04-15 09:52
- Re:
阅读摘抄1
-
13592619677
04-15 09:49
- Re:
越读越幸运,初心向未来
-
xuliuming1
04-14 11:37
初中 -
金水一中校长工作室
-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课题:《蝉》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2、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3、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培养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蝉
一、预习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朗读课文,思考研讨与练习一 就课文不理解的地方质疑
二、导入
1.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承教小记》,作息和小思,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祖籍广东番禺,1939年在香港出生。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1981年或香港大学硕士学位。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出版散文集《路上谈》、《日影行》、《不迁》、《彤云笺》等
2.导语
同学们对蝉一定很熟悉,蝉是儿童的伴侣,蝉是夏的歌手。但是你们知道蝉的一生,为了一个夏天的歌唱,甚至在黑暗地底下努力奋斗了六年,多则十七年。我们该向蝉学点什么?
三、具体学习
1、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探究质疑:思考研讨与练习一,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 扬在哪里?
讨论归纳:文章开头写蝉使事忙得人听了很烦,再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可以表现了蝉的惹人讨厌和微不足道的一面,这是抑。 然而得知蝉17年埋在泥土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作者被蝉活着的生命的意义所感动,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这是扬。
3、探究质疑:蝉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本来的生活历程就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4、探究质疑:我们能从蝉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讨论并归纳: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的生活。
5、探究质疑:最后一句“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有颜色吗?作者这样说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
讨论并归纳:我们一般是听到秋风的声音,但是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疏朗的天空等等都融入秋风中,言少而意浓。
6、讨论: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大家讲述的是癌症少女张漠然的故事。张漠然年轻的生命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的搏斗着。她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漠然的生命,但他勇敢地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 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坚强。今天我们学习的《蝉》这篇课文,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探究思考)
四、课堂小结
蝉虽然烦人、弱小、微不足道,但是蝉的一生的经历给人的启示确实是深刻的。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