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员数 10
- 话题数 210
- 回帖数 36
工作室介绍:
郑州市第101中学校长工作室由七位成员组成,主持人李国喜校长是河南省首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骨干教师、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郑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常年在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善于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注重教学的过程管理,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管理工作经验丰富,曾先后担任郑州九中学副校长、郑州五十二中校长,现任郑州市第101中学校长。 <br/>
五位学员分别是郑州9中副校长陈晓、郑州44中党总支副书记丁红、郑州102中学纪委书记高淑敏、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魏小山、郑州106中学副校长程龙。<br/>
工作室助理王占世是郑州市第101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 Re:
《荒漠化的防治》教学实录与反思
-
0115002897
12-17 20:37
- Re:
新生教育讲座(三)
-
0115002897
12-15 18:53
- Re:
任务驱动式学案中学习情境的创设
-
0115002897
12-15 18:52
- Re:
新生教育讲座(九)
-
0115002897
12-15 18:51
- Re:
抓住这四点,就能打开高中发展的新天地——叶翠微(转自人民教育杂志2017年20期)
-
0115002897
12-15 18:50
高中 -
郑州市第101中学校长工作室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
2、诗两首
《再别康桥》教学方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诗中的意象美,体会诗中浓郁的思想感情,领会诗人对母校的惜别之情。
2、对比赏析《再别康桥》和《雨巷》,体会两首诗不同的意象美,培养追求真、善、美的感情。
重难点: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康桥深沉的爱和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二课的第一首诗《雨巷》,认识了“雨巷诗人”戴望舒,在诗中,作者是一位寻梦的诗人,他来到悠长的雨巷,想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这位姑娘真的出现了,但却像梦一样从诗人的身边擦肩而过,消失在雨巷,给诗人留下了无尽的惆怅和哀伤,今天,让我们走近另一位寻梦的诗人徐志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再别康桥》。感受他的寻梦之旅。
二、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已经详细的介绍了作者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并对诗作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下面我们对上节课的内容简单的回顾一下。
三、 学习新知
师生齐读课文,读出感情。
这首诗共几小节(7小节)
下面同学们自读第一小节,看看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这个词包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出现了三次“轻轻的”,包含着诗人对康桥深沉的爱和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这是诗人第三次来到康桥,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诗人写到了哪些景色,写入诗中的意象都有什么?
(有柳树、青荇、拜伦潭)
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意象,体会在对这些意象的描写中融入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柳树:为什么是金柳?为什么把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
(因为是傍晚,有夕阳的余辉笼罩在柳树上,所以是金柳。把金柳比作新娘,突出了柳树的美丽和婀娜多姿,融入了作者深深地感情。)
青荇:在对青荇的描写中,最富有感情的两个词语是什么?
(“招摇”和“甘心”,“招摇”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迎。“甘心”写出了诗人对水草的羡慕,包含和诗人对康桥深沉的爱。)
拜伦潭:此时晚霞倒映在潭水中,像什么?看到这美丽的潭水诗人想到了什么?
(像天上虹,有美丽的潭水想到了“彩虹似的梦”)
以上是诗人对康桥景色的描写,集中在诗的第2、3、4、小节,在对金柳、青荇、拜伦潭这些意像的描写中,融入了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爱,浓浓的情。
看着这熟悉的景色,想到了自己曾经“彩虹似的梦”,很自然的过渡到了第五小节:寻梦
此时诗人的心情愉悦,想干什么?(放歌)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诗人已经逝去的康桥生活还能回来吗?(不能)诗人很快清醒过来,“但我不能放歌”心情由愉快变得低落,此时的夏虫仿佛也理解我此时的心情,停止了鸣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梦醒了,该离别了,同学们读第七小节,你读出了什么?
(出现了三个“悄悄的”,在结构上照应了开头,感情又进了一步,包含着诗人对母校的依依不舍。)
同学们,我们再一起读这首诗,细细品味诗人的感情。
四、巩固延伸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们再回想一下前面学过的《雨巷》。
两位诗人来到悠长的雨巷,来到康桥,他们都是来干什么的?(寻梦)
戴望舒是来寻找一位美丽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徐志摩是来寻找他逝去的康桥生活。
再来欣赏两首诗中出现的意象:
《雨巷》中的意象:(雨巷、丁香、颓圮的篱墙、油纸伞)它们象征着忧愁和落寞。
《再别康桥》中的意象:(金柳、青荇、潭水)它们热烈而奔放。
它们的色彩对比(灰白淡雅、浓烈明艳)
如果要用两幅画来代表这两首诗(《雨巷》就像一幅水墨画,而《再别康桥》就像是一幅色彩艳丽的西方油画。)
四、 作业
1、背诵《再别康桥》
2、有兴趣的同学观看《人间四月天》,更多的来了解徐志摩。